2010年9月16日,安徽江淮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以及该公司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合资的NC2Global LLC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两份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制造、销售中重卡和发动机业务。
根据协议,双方将投资逾20亿元,形成年产单班8万辆中型、重型载货汽车生产能力;双方投资18亿元,年产初步规划为18万台轻型柴油发动机、7万台中重型柴油发动机。
正是这两份合同,使得江淮汽车正式拿到了国际渠道的“通行证”。
江淮汽车总经理安进与纳威司达发动机公司总裁埃里克泰克签约发动机项目
江淮全球战略
基本完成“十一五”战略布局后,江淮的目光盯向了全球市场。
数据显示,在2010年的1-8月份,江淮汽车销售汽车超过30万辆,几乎与2009年全年持平。
事实上,即使面对这样的成绩,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心里丝毫不轻松。他比谁都清楚,对江淮而言,下一个挑战已经开始——实现“十二五”期间的产销超过150万辆、国际市场占三分之一销量的目标,并非易事。
今年8月8日,江淮汽车与仰融旗下的正道汽车签署了《框架协议》,该协议称:“双方将按照50%比50%的股权比例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总额不少于20亿元,主要投资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核心零部件。该项目的总投资约300亿元,产能规划目标为未来8年内生产整车100万辆,动力总成100万台套及1200万KWH锂离子动力电池。”
消息一出,业内反响异常强烈——在随后的回应中,左延安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汽车发展至今天,必须要用一种超常规的手段,使得资本和实业相结合”。一向稳重的左延安和资本大鳄的“联姻”,这一近乎反常的举动预示着,江淮汽车正在进行一个全新的战略布局。
业内人士分析,在商用车核心业务能力、新能源车、核心动力总成以及国际市场有所突破,成为左延安亟需完成的任务——与正道汽车签约,左延安迈出了第一步。
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
显然,联姻两大外资巨头成立合资公司,打造中重卡和发动机总成研发生产基地,成为左延安实现另外三个梦想的蹊径。
作为两家合资的外方,美国纳威司达公司是纽约上市500强企业之一,在北美重型卡车市场战友20%的份额;而另一合资方的出资方之一,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是世界500强之一,在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燃料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的领军企业。
虽然已经形成了国内较为完善的轻卡品牌,形成造火车、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四大平台的产品布局,但左延安依然不满意,取得核心技术,将江淮推向国际,这才是左延安的终极目标。
他的意图是:通过联姻,组建合资公司,获得全球重卡领域先进的产品、技术管理等业务支撑,取得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实现全球商用车前三甲的目标。
自主“核心”战略
根据协议约定,合资公司将在安徽合肥成立,协议将支持中重型汽车的技术要求,生产现有将换汽车产品和达到欧IV 和欧V 技术要求的Navistar Maxxforce品牌发动机。
左延安所看重的,正是国外的动力总成技术——这也是中国商用车品牌的软肋之一。合资公司成立后,江淮汽车不仅可以从纳威司达方取得柴油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技术和发动机核心资源,覆盖2.4-15L排量柴油发动机合资项目的引进,更能使得江淮汽车实现纵向一体化、解决轻卡、中卡、重卡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升级。
左延安早已意识到,没有核心动力技术,江淮汽车将会迟早陷入一个停滞的瓶颈。
事实上,如何取得核心技术,甩掉依赖生存的帽子,成为自主品牌的一大心病。而合资企业则利用便利的合作条件,采取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由合资企业出面,推出中国自主品牌,从而逐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研发能力。
江淮汽车总经理安进与NC2公司总裁阿尔萨尔蒂尔签约中重卡项目
这也是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重要思想之一。
和先前的合资企业不同的是,江淮汽车积极摒弃了“市场换技术”的路子,“几年后,江淮中重卡合资公司做的,都将是江淮汽车品牌,使用JAC的标志。双方在研发技术、生产制作、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等方面,都与NC2有着对等的贡献。”江淮汽车负责人告诉易车网。
对此,合资方之一,美国纳威司达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尼 尤斯帝恩也在采访中表示:将来,JAC自主品牌肯定是主流。
对此,地方政府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合肥市副市长张晓麟对媒体称:政府将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尽快促成项目的审批,尽快促成合资工厂的筹建和生产。
美国纳威司达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丹尤斯蒂恩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合资公司,江淮汽车并没有投入现金:江淮汽车将以商业化中型卡车和重型卡车的资产和业务作为出资投入合资公司。江淮汽车还表示,对方的现金足以实现未来的业务规划。
至此,江淮终于完成了向全球化战略的筹备工作。
本文来自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